一、醫院概況
沈陽市安寧醫院暨沈陽市中西醫結合精神衛生中心,始建于1972年,歷經五十年的發展,由單一的精神科,發展成為目前以精神心理、老年?。ㄡt養結合)、物質依賴(自愿戒毒)為三大支柱的集中西醫結合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精神??漆t院。
醫院座落于風景秀美的輝山風景區,環境清幽、景色宜人,花園式院區,占地面積5.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現有編制床位750張,擁有臨床科室17個:包括精神病房6個、心理病房4個、老年病房6個(其中3個中醫病房、2個西醫病房、1個安寧療護病房)、物質依賴(自愿戒毒)病房1個及康復科(包括三個中心:傳統康復中心、現代康復中心及行為運動康復中心);還設有精神科門診、心理專家門診、中醫科門診、內科門診、外科門診、急診等;擁有完備的醫技輔助科室。配備經顱磁刺激儀、認知行為矯正治療系統、醒脈通(MECT)治療儀、眼動檢測系統、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儀、多導睡眠檢測系統、精神壓力分析儀、心理CT系統、視聽整合松弛治療系統、早老癡呆評估與治療系統、語言評估與訓練系統、韋氏成人智力測試系統、智能情感陪護機器人、數字化DR系統、骨密度檢測治療儀、藥物熏蒸機等先進醫療設備。
醫院現有職工520人,衛生技術人員480人,碩士以上學歷及中級以上職稱人員180余人:其中國家級學會任職100人次(包括副主委4人次、常委6人次、委員90人次);省級學會任職116人次(主委1人次、副主委11人次、常委9人次、委員95人次);市級學會任職34人次(包括副主委5人次、委員29人次)。近三年完成國家省市級課題56項,主持或參與制定《老年健康照護師規范》、《醫養結合基本服務規范》、《安寧療護服務規范》等國家省市標準7項,主編或參與編寫專業書籍5部。醫院是國家衛健委國際緊急救援中心、國家藥物濫用監測哨點醫院、北京回龍觀醫院技術合作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北方精神心理醫學聯盟分中心、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難治性疼痛規范化診療聯合體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技術協作醫院;沈陽市精神心理疾病康復臨床研究中心、沈陽市精神病防治康復技術指導中心、沈陽市智障人員治療中心、沈陽市智力精神殘疾托養服務中心;醫院是遼寧中醫藥大學、大連醫科大學、沈陽化工大學、沈陽醫學院、遼寧何氏醫學院、沈陽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非直屬附屬、教學醫院;還是中華醫院管理協會常務理事單位、中華神志病分會常委單位、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神志病學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在2019年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評審中總得分749.88分,考核等級為A級,排名全國精神類??漆t院第19名。
二、診療特色
(一)精神心理:中西結合,神志之路
醫院是國內第一家以中西醫結合治療為特色的大型公立三級精神心理??漆t院,秉承西醫——精準、對癥,中醫——整體、治本,中西結合——系統全面、標本兼治的核心理念,堅持中西醫結合發展的“神志之路”。醫院主動適應神志病現代化、國際化的需要,以神志病“體用學說”為理論基礎,充分發揮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互補優勢,全程中西醫結合綜合防治精神分裂癥、雙向情感障礙、抑郁障礙、焦慮障礙、強迫障礙、睡眠障礙、神經認知障礙、物質使用相關障礙等多種常見、疑難精神心理疾病,在有效糾正精神癥狀的基礎上,減輕藥物的毒副反應,促進恢復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診療全程順應患者生理、心理特點,給予對癥診療方案,將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康復治療有機融合,四位一體,中西結合。在藥物治療方面,把中醫藥養生保健、“整體觀念”、“治未病”等理念融入精神心理防治的全過程,將現代西藥與傳統中藥組方相結合,以傳統湯劑干預化學藥物所致的多種副反應,治療效果顯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在物理治療方面,將腦電治療、經顱磁刺激、MECT等同針灸、電針、雷火灸、經絡氧、五音療法、穴位貼敷、耳穴壓豆等相結合,調節神經與體液的平衡,扶正固本,達到最佳的預防和治療目的。在心理治療方面,將認知行為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人際心理治療、家庭及團體心理治療等現代心理療法與傳統“七情內傷”理論、“情志相勝”技術相融合,幫助患者重拾面對生活的信心,與社會和諧共處。在康復治療方面,擁有傳統康復中心(治未病中心、針灸整脊康復中心、中西結合睡眠中心)、現代康復中心及行為運動康復中心等三大康復中心,提供早期、系統、專業、連續、可負擔的康復醫療服務,輔助軀體和心理層面全面康復,精準定位真實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
(二)老年?。ㄡt養結合):中國養老典范
基于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特點,醫院以傳統醫學五行理論為依托,創新提出了“失智、失能老人醫養結合五行管理”的實踐理論,主要涉及醫療(精神醫學、中醫學、內科學、心理學、康復醫學)、護理(照護)、健康教育、人文關懷、營養等五個方面,與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相符,形成一個平衡的醫養結合診療體系。
醫療為木,是核心、有特色,順應失智、失能老人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特點,給予個體化診療方案,將中醫西醫有機結合,充分發揮1+1大于2的效能。護理(照護)為金,是關鍵、是品牌,實施精細化的分類護理,專職責任落實,實現365天24小時的全方位照護,保證患者住院期間的安全與舒適,以博愛之心尊老、敬老,以勤勞之手助老、孝老。營養為土,是重點、有內涵,醫院擁有科學的營養診療系統,用于患者的營養分析、評價、配餐與信息檢索,篩查營養風險,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人文關懷為火,是前提、有溫度,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關心豐富多樣的個體需求,以“我們做您所想的,您想的我們來做”作為服務理念,為老年患者提供包括星級護工服務、義務網上代購生活用品、開展老年病科業務咨詢、護理等級評估督導、健康宣傳教育、居家護理指導回訪等優質服務。健康教育為水,是支撐、有廣度,利用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開展健康宣傳教育,引導老年人樹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依托國家、省、市精協及省、市殘聯等,引導老年人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社會活動,同時為老年人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紓解、悲傷撫慰等心理關懷服務。
(三)物質依賴(自愿戒毒):開東北公立自愿戒毒先河
醫院勇于承擔社會責任,依托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心理的專業優勢,成為東北首家自愿戒毒的公立醫療機構。針對戒毒醫療服務的特殊性及復雜性,采用“自愿戒毒,封閉管理”的模式。全程通過藥物治療,以中西藥相結合,科學脫毒,擺脫對毒品的生理依賴,促進身體機能恢復,從生理上拒絕心癮;心理治療,包括心理評估、戒毒動機強化、改變錯誤認知、心癮剖析、預防復吸等,幫助患者重拾信心、擺脫心癮;物理治療,調整血液循環,改善營養代謝,提高免疫功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促進組織修復;康復治療,打造“全程戒毒康復計劃”,幫助患者順利脫毒并回歸社會,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找尋生命的意義和自我價值,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三、醫院榮譽
2015年:沈陽市優質文明誠信服務窗口。2017年: 遼寧省“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2018年:沈陽市直機關工委先進黨組織;中國·沈陽醫養結合聯盟照護人員培訓基地。2019年:中國醫養結合、安寧療護雙試點醫院;中國健康產業年度最具社會責任醫療機構;遼寧省殘疾人托養示范基地;中國老年友善醫院;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老年醫療照護培訓基地。2020年:沈陽市文明單位;全國敬老文明號;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家衛健委共同開展的合作項目“醫養結合在中國的最佳實踐”199例典型案例;全國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營養示范病房;全國首批醫養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遼寧省大學生校外教學實踐基地。2021年:沈陽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遼寧醫養結合工作站;中國醫養結合示范單位;沈陽市醫養結合標準化試點單位;沈陽市健康管理學會老年健康管理實踐基地;遼寧省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遼寧省精神殘疾托養康復示范基地;沈陽市衛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東北認知障礙老年??坡撁烁敝魑瘑挝?;遼寧省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示范單位;舉辦中國·沈陽失智老年人醫養照護高峰論壇;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評比中獲得佳績(已連續三年)。2022年:遼寧省醫養結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掛靠單位;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主辦的“老年癡呆的社區康復與預防模式研究”項目成員單位;沈陽醫學院醫養健康產業學院教學基地;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康復醫學工作委員會常委單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東北地區重大慢病防控科技綜合示范研究項目研發示范基地;中國康復醫學學會科普示范基地;我院主編的失智老人照護權威書籍《失智老年人醫養照護實踐》正式出版發行。
2018年,在中華護理學會舉辦的“傳承·創新”為主題的演講比賽中,我院作品榮獲“最佳風采獎”。2020年:醫院作品《見信如面——一封特殊的公開信》獲得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創新創優大獎;在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舉辦的“健康中國行動——感動著你的友善與真情”中,醫院攝影作品與兩篇征文分別榮獲優秀獎和友善獎。2021年:在遼寧省職工技能大賽暨全國健康照護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團體第二名、個人第三名;在全國青年精神科醫師病例演講大賽東北賽區張馳、曹倬分獲第四、第六名;在“勵精圖治”全國青年精神心理醫師病例演講比賽中張馳榮獲北方八省一市賽區優秀獎,曹倬榮獲東北三省賽區優秀獎。2022年:我院關勝男的參賽作品“心系院感 你我同行”在遼寧省第三屆“愛院感 致青春”演講比賽中榮獲三等獎!徐歡護士在2022年全國健康照護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職工組理論比賽中排名第二、總成績榮獲大賽優勝獎(省內唯一);王會秋主任、黃傳浩醫生的論文被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分別授予優秀論文二、三等獎;在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護理心理學分會第三屆二次學術年會中我院榮獲先進單位稱號;魏迎東副院長榮獲先進工作者稱號;關勝男榮獲優秀論文二等獎;張澍、胡春苗、馬娜、金勝春榮獲優秀論文三等獎;我院營養科在遼寧省臨床營養科普大賽中榮獲一等獎、三等獎;我院康復科榮獲遼寧省護理學會首屆康復護理科普優秀作品獎;我院曹倬、關勝男、馬佳在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第十二屆全國老年醫院聯盟年會征文活動中獲三等獎、優秀獎。
2019年3月,《鳳凰網》對醫院醫養結合工作進行報道;2019年7月、2020年6月《香港文匯報》分別用整版專題報道我院老年照護師培訓與戒毒病房工作;2019年8月,《新華網》、《東北新聞網》等主流媒體先后對醫院進行老年照護師專題報道;2019年12月,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報道推介醫院精神疾病康復臨床經驗;2020年2月,《香港經濟日報》、《澳門華僑報》、《中新網》報道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2020年9月,《新華社》大篇幅報道院醫院中西結合、五音療疾。2021年,《新華網》、《人民日報》、學習強國等國家級媒體29次刊登我院《精神治療和康復兩手抓》、《關注阿爾茲海默癥的十大癥狀》、《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患上多動癥了嗎?》等內容;2022年,在各級各類平臺上發表科普文章239篇、科普視頻64個、直播20場、線下義診35場,受益超50萬人次。